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二十九章 番外 中秋灯会(一)(1 / 2)

【中秋灯会】

中秋前一天, 国师府收到了宋府送来的两盏灯笼。

一盏宫灯,四角飞起,有丝绦垂下, 绘有腾云的仙女两位,提诗两首,字字如松,文采飞扬。

一盏月兔灯, 圆滚滚的肚子,红绳缠成的眼睛, 配上随风左右摇摆的尾巴, 娇憨可爱。

京都这边的习俗,家有闺女的人家, 要在门前挂上灯笼祈求月神的庇佑, 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,平安喜乐一生。

以前宋家清贫,中秋节也不过只是加三道荤菜热一壶黄酒,一些甜点和月饼, 还都是宋爹爹府衙里分发的节礼, 没有多余的钱去买灯笼。

宋家两个哥哥会花大半天时间手工製造。

只是两人的性格不一,做出的灯笼风格迥异:宋大哥的灯笼风雅别致, 附赠诗一首,一字千金;宋二哥的灯笼精巧讨喜, 各种造型,一年一换。

没想到时隔多年, 他们都还记得。

余初把玩了很久才舍得放下,搬来凳子准备将灯笼挂在廊上。

她进国师府后,并不习惯丫鬟服侍,一来受出身教育影响,二来是因为个她想保留足够的个人隐私空间。

叶同志有所感觉,将身边服侍的人也全部打发到了院外候着。

所以两人住的小院子里,除了扫撒和来收换洗衣服的下人之外,平日里只有两人自己,她亲自挂灯笼自然也没有人拦着。

刚进门的叶长谦看到的就是这一幕——

余初踩在高脚凳子上,勾着手垫着脚,神情很自然,只是她个子不够,摇摇晃晃的试了好久,才挂上一盏。

他知道余初身手好,却也看的眼皮直跳,连忙走到近前,将垫着脚的余初从凳子上抱了下来,才松了口气:“下人在院外候着,怎么不叫人来?”

“这么点小事儿,我自己动手就好了。”余初爬房顶都不带绳子的人,并不觉得这算一件事儿,反倒诧异的看了一眼天色,“你今天这么早下班了?”

叶同志跑现代区度了个假,原本就堆积了不少事务,又因为西贝货事件洗了一轮朝局,这两个月更是忙的脚不沾地。

每每天不亮出门,天黑了人还没回,很少有这种踏着夕阳回来的时候。

“现在事情处理的差不多,又恰逢中秋,我跟谭宪商量着放几天假,让大家休整休整,劳逸结合。”叶长谦接过余初手中的灯笼,一脚踩在凳子上,替余初挂上,“我不提前回来,他们也不好下班。”

“你和谭宪别光顾着让别人劳逸结合,自己也注意休息。”余初一边吐槽,一边还不忘指挥叶同志挂灯笼,“左左左……过了……再往右一点点……”

“过了这个月,等刑部和大理寺结了案,我们就会空下来。”叶长谦挂好灯笼,从凳子上下来,“到时候我可以陪你去南方走走。”

余初没有把这话当真。

她如今虽然不参与一线事务,却也了解如今的朝堂局势,结案仅仅只是个开端,后续的人员调动、职缺补空、组织重构都是重头戏。

叶同志恐怕一年半载哪都去不了。

叶长谦见余初发呆,将她拽进自己的怀里,用唠家常的语气道:“我前日遇见了宋家二哥了。”

说是遇上,其实是对方特意寻来的。

宋临毅不比长兄坦荡疏阔,他城府深,有大才,却也不忌讳耍小聪明。

可能是因为自己这个国师和余初“身份悬殊”,他有些担心自己会不喜阿初,所以“自曝家丑”,句句都在说阿初的缺点不假,釜底抽薪拐着弯夸自家妹妹也是真。

在宋临毅的口里,十八九岁的余初是个特别简单的姑娘。

说她不擅长社交。

不关心时兴的衣服,不关心流行的妆容,不关心哪家偏偏少年郎,隻专注眼前一亩三分地,关心吃什么菜配什么汤,爹爹上衙门衣服带没带够,小弟去私塾有没有饿着,类似于这样琐碎的事情。

隐晦点出了余初的孝顺父母关心兄弟。

说她特长不突出。

每日被宋大哥督促练半个时辰的字,被宋夫人压着绣一个时辰的女红,等到宋家二哥觉得她参加女眷聚会总被欺负后,也试着给她补一些琴棋诗画……大都平平。

用宋临毅原话就是:“虽虚耗光阴,却一日未辍。”

重点突出中心思想,有毅力有恆心有耐心。

然后话锋一转,借着中秋将近,说了一些余初中秋逛灯会的趣事。

比如猜灯谜快——才思敏捷;

比如摆摊卖宵夜——厨艺好;

比如救济孤寡老人——心善。

……

阿初的这位兄长,费尽心力将余初人格魅力升华后,然后点到为止,功成身退。

余初听见宋家人,回过神,打起了一些精神来:“你们俩聊什么了?”

“也就是唠唠家常,宋二哥说你每年到中秋灯会,都十分开心。”

余初陷入了回忆:“那会正是爱玩的时候,宋家爹爹严肃却不古板,中秋吃过团圆饭就放我们几个出门,摆摊、赛诗、闹灯会,宵禁了才舍得回府,哪像现在……”

哪像现在,叶同志身份特殊,出去看花灯都成了奢望。

她吐出一口气,四十五度仰望星空,用老太太的语气道:“哪像现在一把年纪。”

叶同志很不配合的笑场了,他用手拍了拍余初的的脑袋:“余老太太,你家老头子饿了一天了,能不能先赏口饭?”

余初愣了一下,推开叶某人,提着裙子就往厨房跑:“我的鱼!”

叶长谦目送余初消失在拐角处,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灯笼,好一会儿才收回视线。

中秋这日,叶长谦放假在家。

他找来竹篾、纸张、浆糊、棉绳、剪刀……顺便将刚刚午睡起来的余初抓到小院子里-扎灯笼。

一个扎,一个看。

叶长谦今日休沐,穿着一袭青色的居家服,系着余初无聊练手的围裙,长发半挽,无论是穿着还是举止都显得十分闲适。

就是半低着头想着什么事情,眉间下意识皱着。

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好一会儿才记起身边还有另外一人,找了个话题:“桌上的茶点是苏记买的,你尝尝看?”

余初醒来正饿着,点点头,打了个哈欠抓着搪瓷外表的保温壶,给自己泡了杯茶。

然后从身边的小茶几上端起个小盘子,用牙签挑出一块茶点,两口茶点就一口热茶,一直吃了五六块才停下。

她端着茶盏,看着叶同志手上的灯笼骨架慢慢成型,形状越来越像一条鱼,随口道:“叶同志,你这灯笼扎的是不是有些早?”

现在下午过半,再过一个多时辰就是黄昏了,叶长谦没明白余初的意思:“早?”

余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:“闺女,你可能还得等等。”

有没有孩子,都是缘分。

“咔哒。”叶长谦手中的竹篾当中削断,好一会儿,他扶着额头笑了起来,“看来我需要继续努力……”

余初见他眉头舒展开,就装作没有听见他的后半句。

她将小椅子往前挪了挪,捡了根长短合适的竹篾:“我也试试。”

扎灯笼并不难。

她顺了叶同志裁好的两张纸,抓了几根棉绳,抱着半碗浆糊坐到了一旁自己鼓捣。

余初的动手能力不错,就是没什么天分,鼓捣半天,扎了盏最普通的白色长方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